厦门大学新能源综合应用创新实践平台管理制度
“新能源综合应用创新实践平台”以“兴趣驱动、重在参与、自主创新”为原则,所有实验室全部实现对全校师生24小时全天候开放,充分满足师生实验、科研和创新的需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申请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对立项项目安排教师进行课外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并重点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
平台24小时全天候开放办法:
学院公共实验空间及设备资源由专人管理及维护,且所有公共实验室及设备资源等均已纳入教务处网上预约系统,可接受校内学生网上预约,并全天24小时开放使用。
学生管理、申请和退出制度:
学院公共实验室均安装门禁电子锁。本科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老师和所研究项目、课题后,可通过教务处牵头建立的“厦门大学实验室管理系统”预约使用平台空间以及通过能源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预约平台设备。平台管理人员依据学生申请情况,为学生提供公共可用资源及实验空间,同时为学生开通所需实验空间的门禁权限。项目研究结束,学生需退回剩余领用资源,而平台管理人员将关闭学生的实验室门禁权限。
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平台安全保障规章制度参照《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实施暂行办法》执行。
新能源综合应用创新平台主要利用学院公共实验教学资源,公共实验室及公共设备、设施等均有专人管理。学院有大量专任教师及工程人员可为学生提供项目及安全指导。同时保安室配有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定期对学院各实验室进行巡查。
2. 设施保障
实验大楼内装有自动消防装置,每个实验室都配备有灭火器;实验室的电线(动力和照明线)电缆(网线)均采用暗线暗盒施工,规范有序,并采用防火材料。实验座椅、墙壁、地面、窗台、窗帘等也都为环保材料,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房间、实验台及水、电等建设和安装均符合国家标准。
公共实验室均安装有电子视频监控,设有中心网络化监控室,有专人值班,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实验室配置多台消防设备,各实验室均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室安全,有安全工作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中心负责人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并做到如有问题及时整改。
3. 制度保障
新能源综合应用创新平台将开辟独立实验空间给本科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实验空间配备基本实验设施,实验空间由学生自行管理并运行,实行24小时开放制。 同时,学院本科教学设备等公共资源也全面向本科生开放,对于大型贵重或具有危险性设备,有专人进行使用前培训,且要求进行完善的使用登记。
学生在工作时间外使用平台设备或空间,需在平台管理员处报备,不允许夜间单人实验,至少需两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