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5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行。由我院2018级硕士生李嘉臣担任团队负责人的项目“秸秆变形记—农林废弃物提取低聚木糖的生力军”代表厦门大学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决赛,经过激烈紧张的角逐,能源学子不畏强手、奋勇拼搏勇夺红旅赛道金奖,创造能源学院在该赛事中历史最好成绩。
yer="photo" original-="" src="https://energy.xm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9/bb/db686da24ee5b0630c9f759300b5/e01951cd-dc55-4a43-8767-e832794cf84b.jp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sudyfile-attr="{'title':'3.jpg'}" />
yer="photo" original-="" src="https://energy.xm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49/bb/db686da24ee5b0630c9f759300b5/1830e210-6d1d-4a39-83cc-b867e917890a.jp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middle;" sudyfile-attr="{'title':'2.jpg'}" />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秸秆变形记—农林废弃物提取低聚木糖的生力军”创业团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历经2年时间,他们深揣家国情怀和奋斗激情,带着先进技术深入全国50余个贫困县、乡村开展扶贫调研和对接活动,签订了近60份扶贫合作意向协议,将青春和智慧挥洒在创新创业、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秸秆变形记—农林废弃物提取低聚木糖的生力军”作为唯一代表厦门大学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总决赛的项目,该项目将果枝、秸秆等农林废弃物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高附加值低聚木糖,从提升农林废弃物利用率、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充分展示出了能源学子与国家同频共振、将创业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激昂风采。
参赛团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也与学院长期以来用党建和思政教育深耕创新创业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学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凝聚育人合力,夯实育人平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一流新工科人才,为助力科技兴国贡献能源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紧抓思政工作生命线。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党建是思政工作的生命线”,按照“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建设”理念,聚焦学院中心工作,创新育人体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于一流人才培养上。一方面,凝练科研方向,将研究生支部建在科研方向上,促进党建工作与专业科研深度融合,以抓党建来推动业务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树立“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思想,针对本科生低年级没有党员的现状,将能源先锋党支部延伸到本科生低年级,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政工作上的核心作用。
建强教书育人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学院党委深耕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田,党建引领成效显著。不断提升党组织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吸引力,下大力气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依托能源先锋党支部,召集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等担任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把指导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成果转化等作为师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的重要载体,完善育人机制,凝聚育人合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打好铸魂育人组合拳。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爱国教育为“硬核”,理论实践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学生将人生的奋斗目标与国家需求相契合,在响应国家战略中传承厦大爱国基因。按照精细化思政育人工作要求,着力打造“能源论坛”,精心设计新生研讨课,创新课程体系,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厚植家国情怀,打造课程思政品牌,筑牢育人根基,提升育人实效。
站在新的起点,学院党委将以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创新引领,继续对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以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为己任,在全国能源学科人才培养中贡献厦大力量。